土地增减挂增出亳勃生机
2022/8/26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自年以来,我市共实施增减挂钩项目15.9万亩,为城乡建设提供用地指标11.9万亩,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用地指标近4万亩。实施“增减挂”后,缺少用地指标这一我市发展路上的重大制约,得以迎刃而解。10月17日上午,亳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副市长钟治峰作主题新闻发布。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坚持“保耕地、促发展、惠民生”根本目标,规范管理,统筹实施,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拓展城镇用地空间,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增减挂钩项目15.9万亩,其中,谯城区(包含市本级)实施7.1万亩、利辛县实施3.2万亩、蒙城县实施3万亩、涡阳县实施2.6万亩,总投入资金亿元。近5年来,项目实施面积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四个到位”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我市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四个到位”。领导重视到位。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审计、建设等有关涉土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并抽调精干人员集中联合办公,专司此项工作,始终将增减挂钩工作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宣传培训到位。为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增减挂钩方面的政策文件,我市高度重视宣传培训工作,特别是去年7月份,市委、市政府举办了全市增减挂钩工作培训班,市委书记作开班动员,市长作培训总结,邀请省自然资源厅专家授课,对县区政府和全市82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资金投入到位。为加强增减挂钩资金使用和管理,去年,我市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使用管理指导意见》,同时,规定将全市增减挂钩投入标准每亩统一提高到13万元,今年市政府又专门研究将市本级在谯城区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每亩提高到20万元,要求各县区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要全部用于增减挂钩项目的拆迁补偿、土地复垦和新村安置点建设及公益设施配套,有效地调动了乡镇、村开展增减挂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民意到位。在项目实施中,我市充分尊重民意,提出并严格落实“四自”和“三个百分百”要求。“四自”:即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项目实施前,镇村干部逐户进行民意调查,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村民大会,讨论议定拆迁方案和新村安置方案,发动群众全程参与研究旧村庄复垦、新村选址和规划设计等具体工作,在新村规划建设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从新村选址规划到项目实施全过程尊重民意、集中民力、发挥民智,做到新房自己建,施工队自己找,价格自己谈,户型自己选,土地自己调,材料自己备,质量自己把关,基础设施自己管理,村委会和村民组不强加干涉。“三个百分百”: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征求群众意见率%、项目到户测绘率%,资金补偿到户率%。实施项目的村成立工作组,逐家逐户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对有不同意见的,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直到群众同意为止;对涉及拆迁的房屋,逐户丈量,最终让群众签字认可,不搞“大约”和“估计”;涉及的拆迁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到被拆迁户手中,严禁截留和挪用。实践证明,发动项目区群众全程参与研究旧村庄复垦、新村选址和规划建设等具体工作,既有效维护了群众权益,也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实施。
坚持科学实施注重“四个结合”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我市坚持科学实施,注重“四个结合”。
注重与规划实施相结合。严格执行规划,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区,重点选择整治潜力较大、整治规模较大、整治效益较大、被规划列入废弃点的地块作为项目区。为顺利推进项目实施,自以来,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增减挂钩储备库制度,即实行村级摸排,乡镇审核,县区国土部门审定,将易拆迁的“空壳村”、村庄废弃点纳入增减挂钩储备库,为顺利实施增减挂钩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增减挂钩储备库近20万亩。
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开展增减挂钩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抓手,有序开展村庄拆并搬迁,要求增减挂钩项目指标不少于50%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年以来,全市通过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共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用地4万亩,助推了全市个美丽乡村建设。
注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至年,全市的增减挂钩项目共涉及贫困村个,面积亩,投入资金万元。通过实施贫困村增减挂钩工作,改善了乡村生产、生活水平,提升了环境卫生质量,有效加快了贫困村脱贫步伐。
注重与节余指标调剂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脱贫攻坚的要求,按照政策规定,今年,我市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继阜阳之后建立了市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流转平台,规定节余指标要优先用于城镇住宅、商业等经营性用地项目,流转收益返还农村,用于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利辛县已通过交易流转平台挂牌交易挂钩结余指标0亩,获得指标收益4亿元。
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四个促进”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四个促进”。
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实施增减挂钩,合理规划和调整村庄布局,将旧自然村庄归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优化了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如利辛县永兴镇诸王村在开展增减挂钩工作中,大力实施中心村规划建设,将16个自然村归并1个中心村,旧村庄拆迁复垦后,全村共新增耕地0多亩。
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增减挂钩工作后,许多“空心村”“零星村”得到整治复垦,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十二五”以来,全市依托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共建成了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涌现出了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城父镇刘楼新村,蒙城县乐土镇双龙村、范集镇韩寨新村、许疃镇土桥新村,利辛县王人镇曹店新村、潘楼镇五里新村等一大批亮点示范村。
促进了土地流转使用。对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中复垦的农地,在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大部分由村集体组织发包和管理。年以来,全市共流转土地复垦后的土地近15万亩,并列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做到“确权不分田,离土不离股,发包得收益”。
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开展增减挂钩置换出的土地,补充了新增建设用地的不足,有效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压力,保证了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自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以来,已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指标11.5万亩,极大地缓解了全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乡镇利用其中一部分指标开展土地招拍挂,解决了乡镇财政脱困和小城镇健康发展问题。市本级用于城市新区发展超过3万亩指标,为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文章来源:亳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