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立仓镇炮台沟村曾经沧海难为水今
2023/3/1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21.html
立仓镇座落于蒙城县东南40公里处,是三市四县交汇处。南芡河与茨淮新河横贯其中,境内水资源丰富。省道线穿境而过,城乡公交车直通22个行政村。22个村在立仓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几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环境治理焕然一新,正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颗颗璀璨星辰把“梦幻湿地·水乡立仓”点缀,其中炮台沟村就是最亮的那颗。
昔日贫困小乡村今朝最美宜居村
立仓镇炮台沟村是重点贫困村,曾经,这里村庄环境差,群众收入微薄,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行路难、就医难、住房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立仓镇是蒙城县海拔最低处,一旦遇到连阴雨天气,这些低洼地连成一片成了海洋世界,老百姓前几年经常因水患淹死庄稼为难,生活入不敷出。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炮台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丽蜕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时,该村还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村庄、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徽省森林村庄;成为县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蒙城县特色民宿示范点、蒙城县中小学生研学实验教育基地;建设在该村的芡河现代农业示范园—“那年·乡下”景区成为蒙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艺术家活动基地、亳州市作家协会创作基地、蒙城县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年12月25日,该村的“那年·乡下”景区由3A级景区被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拟列为4A级旅游景区创建单位,炮台沟村成为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
铺好乡村公路打造靓丽村庄环境
“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立仓镇整合资金,对炮台沟村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进行整体提升。年,一条连接双立线、立明线、立罗线的旅游公路通车。12米宽路基、9米宽路面,两旁梧桐树、槐花树苍翠挺拔,如巨龙添翼,绵亘蜿蜒39公里,乡镇公交车直通炮台沟村。
硬化通组联户公路30余公里,道路两旁的路灯如一排排士兵,到了晚上齐刷刷为夜行回家的群众照的灯火通明。新修4个文化广场计余平方米、公厕12座,在现代农业示范园修建了5公里的观光旅游步道,实施小农水治理、沟渠治理、安全饮水、塘堰改扩建、土地整理、村庄环境整治和外立面改造、改水改厕、污水和垃圾收集分类处理、输电线路改造升级、宽带入户等项目。
村里建立了保洁长效机制,成立村民理事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安排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走上了公益岗位,逐渐的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主动投工投劳,栽种树苗,绿化房前屋后;主动清洁家园,开展“五净一规范”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群众革陋习、爱卫生、讲文明的新潮流蔚然成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内外双修成为立仓镇又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徜徉在炮台沟村,路不再是泥巴路,树也不是“歪脖子蓬头”树,老房子旧貌换新颜,庭前院后规范整洁,宽敞干净的道路穿境而过,处处绿树成荫,花草如锦,果树林立,河水潺潺,今日炮台沟村朝气蓬勃,焕然一新。
乡村旅游带富一方群策群力共奔小康
除了传统种植、养殖业,炮台沟村还把目光放到了眼下大热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围绕特色旅游休闲小镇项目,做强做热旅游发展项目。
炮台沟村处于芡河北岸,村南部是芡河三圩湿地。“打造生态牌,做活水文章”,立仓镇炮台沟村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水利设施,大胆开拓创新,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逐渐探索出一条“水农共荣、莲渔共养、农旅共振”的发展道路。深度融入特色休闲旅游村庄建设,蒙城县兴农投资公司在立仓镇芡河北岸打造了一座有文化、有乐趣、有科技的示范园区—“那年·乡下”芡河现代农业示范园,随着“那年·乡下”3A级旅游景区的优化和升级,前两天,又被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单位,依圩傍水的利用自然的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园内有紫藤长廊、宠萌乐园、水上茶吧、水上乐园、水上飞人、休闲竞技垂钓、精品荷花园、恐龙乐园、阳光沙滩、千亩梨园、花海漫游、旅游栈道、游步道、观荷亭、休憩亭等旅游项目和游乐设施,逐渐形成了城乡共享旅游市场,别具特色的住宿旅游、农家旅游、休闲旅游在蒙城县流光溢彩。
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业态、良好的精神风貌、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给炮台沟村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年以来,这里先后承办两届亳州˙蒙城“农民丰收文化节”、连续二届作为副会场举办中国蒙城“龙虾·荷花休闲文化”旅游节、开展四次全县“中国梦·运动美”职工徒步大赛、多次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助力脱贫攻坚农产品展销会等大型活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炮台沟村累计吸引接待游客万人次,网络直播点击量达到40万人次,带动餐饮业增加营业收入75万元,带动旅游收益约万元。
“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休闲旅游生态美”,这是炮台沟村的目标。这个目标正在实现,这个目标正在完善,这个集产业发展、观光度假、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马文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