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三义镇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2024/12/18 来源:不详近年来,蒙城县三义镇楚楼村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闯出了一条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共赢之路,赋能乡村振兴。
党建+信用村建设
近年来,三义镇楚楼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制定乡风文明评议正负面清单,从孝敬老人、家庭教育、兄弟姐妹关系、邻里关系、热心公益事业、支持村“两委”工作、遵守村规民约、摒弃陋习恶习等8个方面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同时设定“一票否决项”,为银行授信提供“软指标”,激发了村民争当信用户、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各金融机构高度配合,村两委班子带头,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全面采集农户信息并详细地向群众介绍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的意义,打消群众的顾虑,形成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合力。累计采集农户户,强化党建引领、突出信用导向,细化信用积分程序标准,健全完善积分兑换制度,把农户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社会治安、公益关爱等正能量事项的实际行动体现为一定的信用分值,强化了村民“信用是金、信用变金”的诚信理念,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信用推动、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党建+土地流转+旱改水
为了切实的增加农民收入、让群众能安心在外务工,形成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土地资源在经营者间的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土地规模集约化的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楚楼村党总支,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走庄入户做工作等形式,再平整土地,整合流转亩土地,用于规模种植。
旱改水。整合流转亩的土地,楚楼村充分利用芡河水域的优势修建水渠,水流引流进土地,运用旱改水技术,种植水稻。水稻价格高,产量也高,旱改水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仅减少了育苗、插秧的步奏,更大大的减少了劳力的使用,减少了成本。当然旱改水后的土地也同样适用于种植小麦,春季种植小麦、夏季种植水稻,虽然小麦周期较小麦长一点,但是丝毫不影响收成。
旱改水的优势。与传统的移栽稻栽培方式相比,可缩短水稻生育期,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低水位生长,加快分蘖成穗的速度,进而为大穗稻的成形和增产增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修建水渠引水,大大节约成本,还能控制水流,做到捞时排水,旱式引水,极大的提高了水稻、小麦的产量,现在不论从种植、施肥、打药都运用机械化操作,这不仅有效提升了播种效率,也节约了人工成本。
党建+农事托管
楚楼村于年开始试点农事托管,成立农事托管服务组织,探索出“供、耕、种、管、收、销”六位一体的农事托管全程服务模式,全方位贯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村里集中统一采购农资,可以把价格降下来,让利于民。村里的群众都非常满意农事托管模式,村民楚兴凯高兴地说“都表示村里统一提供的,价格比市场价便宜,现在种粮省事还省钱,而且质量、收益有保障,小麦回收价格也高于市场价,小麦卖给村里太划算了”。这种模式不仅推动种粮主体多种粮,而且促进种好粮。
党建+美丽乡村
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楚楼村于年开始建造文化大礼堂,大楚美丽乡村。进一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建优美、整洁、规范、有序的环境面貌。积极组织人员开展道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工作,深入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对村域内绿植美化工作进行规划,全面发动村社干部、党员、群众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对道路旁和重建点周边空地种植树木、花卉等,有效利用闲置土地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并持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对乱堆乱放、沟渠垃圾和垃圾集中堆放点进行彻底清理,全力打造干净、卫生、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楚楼村通过发放草木苗种、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民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花木、果树,在路旁、村旁、宅旁进行绿化植树,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除此之外,村民利用废墟、荒地、边角地等开展小微花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多形式扮美扮靓庭院和村庄。
(洪永惠张少波)
来源:安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