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局积极拓宽乡村增产增收渠道助力乡村
2023/5/11 来源:不详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近年来,亳州市局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旱地改造为水田、林草领域以工代赈、发展林业产业等为重要发力点,积极拓宽乡村增产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亳州市先后四次提高增减挂钩项目亩均投入标准,年将全市增减挂钩项目投入标准每亩统一提高到13万元,年又将市本级在谯城区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投入标准每亩提高到20万元。结合拆旧房屋市场价值和搬迁成本等,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及时足额打卡发放,确保资金补偿到户率%。同时,建立市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流转平台,流转收益全部返还农村,支持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等相关农业农村工作发展。
在实施旱地改造为水田项目时,注重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起来,优先在脱贫村实施稻虾共作、藕虾共作项目,增加群众收入,带动周围群众就业。通过稻虾共作、藕虾共作,亩均收益分别可达元、元以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和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既可拿分红,又能领工资。
在人工造林、森林抚育、林木良种培育、生态护林员选聘及退化林修复等林草领域方面,亳州市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及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项目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年,亳州市通过在林草领域推行以工代赈,解决务工人数人(其中,脱贫人数为人),发放劳务报酬达.48万元,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
此外,亳州市在发展特色林经济和林下经济时,通过流转林地,既盘活了土地资源,也推动了林业“三变”改革,林农除了土地流转费的收入,还可参与利润分红。同时,林地管护、林下种植、田间管理、收割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部分村民可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并挣取工资。如该市蒙城县基于林业“三变”改革,流转林地亩,涉及农户23户,农户每年按亩均收益的10%分红。利辛县街南村将亩堤坝地流转给安徽硕丰薄壳山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村民以地入股,每亩每年可分红元;为有效管护苗木,该公司又将该地无偿承包给该村村民用于林下种植菊花、薄荷等中药材,年林下经济纯利润达40余万元;同时,林下种植管理及收割采收又带动村民就业近人次,每人每年可收入约元。据统计,全市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共带动就业16.77万人,农民来自林下经济的年人均收入可达元以上,在保障林业增绿增效的同时,又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