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王曾在这里会盟诸侯

2024/12/28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j1hvyqj.html
「本文来源:亳州晚报」蒙城县坛城镇坛城社区曾经是一座古城,有着余年的悠久历史,坛城历史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蒙城古老文明的摇篮;坛城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有着丰盛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资源,有古城墙、北冡山、仙人桥、量沙台等12处旅游景点。坛城社区于年入选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千载政治文化中心坛城有座山,上古名景山,后改北冡山。夏朝末,商族从黄河北迁到这里,首领成汤,曾在景山上与东方诸侯会盟,是汤的初都。汤王迁都后,于此地建诸侯国——冡国,此即蒙城称蒙的由来。北冡故城有三道城墙,称外城、中城、内城,今中城墙仍高于地平面5米余,周长4公里余,现在仍留有内城墙的痕迹。西周及春秋初,仍为蒙国,后为宋国的蒙邑,《竹书纪年》记为“北冡”。到了战国时,坛城归楚,楚国于此设置蒙县。西汉初期,把蒙县改为山桑县。到了唐朝初期,公元年,唐玄宗把山桑县改为蒙城县,并把县址从坛城迁到今蒙城,沿称至今。所以,坛城是蒙城的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称“蒙”之地。北冡山位于城镇西北部,海拔54.4米,清秀隽丽,山势雄伟,北冡故城因山而来,山上原有太山奶奶庙(也称上寺),山下有天王寺(也称下寺),上下寺之间有仙人桥,山西有量沙台、凤凰台、黑龙潭,山东有饮马泉、卧龙岗等坛城八景。站在山顶,俯瞰全城,坛城八景尽收眼底,放眼远眺,向南可见蒙城的万佛塔,西南可望见母集镇的白果树,小涧镇的双锁山、尖山更是近在咫尺,西北可以看到涡阳县的石弓山。檀道济与“唱筹量沙”从山桑县改名叫坛城,其中还有一个历史故事。话说南北朝时期,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占领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南朝宋皇帝刘义隆即派大将檀道济率军征伐北魏。檀道济与魏军激战于寿张(今山东东平县境内),历经数战,击败魏军,收复寿张。因战线太长,军中粮草消耗殆尽,檀道济决定率兵南退。当时有一投降的士兵向魏将报告了檀道济因缺乏粮草而退兵的秘密。魏军得知此消息后,即刻全力追击檀道济率领的宋军,并把退到山桑城(今坛城)的宋军团团围住,伺机一举歼灭。足智多谋的檀道济心生一计:让多名士兵,在北冢山西南角筑土台,用沙子伪装成粮袋,以斛量沙,并高声喊唱着筹码,来来往往,迷惑魏军;又让士兵用芦席囤起许多沙子伪装成“粮囤”。檀道济和士兵们装作无事的样子,乘车在城中巡视。魏军探马看见城中粮囤林立,听到宋兵唱筹量沙声不断,立即向魏军汇报,魏将虽不怀疑降兵口供有诈,但也深知檀道济有勇有谋,故不敢贸然攻城,后又惧宋援兵支援,便将围城之兵北退,山桑城解围。“唱筹量沙,智退魏兵”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战例。人们为了纪念檀道济,便把山桑城改为“檀公城”,后改为“檀城”,再后来写成“坛城”。同时,把位于北冡山西南角的唱筹量沙的高地称为“量沙台”。中国“商朝第一城”近年来,坛城镇对境内的古文物、古遗址、古墓葬群等进行了材料搜集整理,建成“北冡文史馆”。北冡文史馆由前言、蒙城溯源、山水逸韵、贤达流芳、峥嵘岁月、古迹映辉、古风飘香和薪火相传八个部分组成,以“一山一水一古城,五贤八景四遗存”为主线构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览等方式向大家介绍北冡古城(坛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冡文史馆的建成旨在让更多的蒙城人知道:坛城是蒙城的根之所在,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北冡文化、传承优良传统、思索继往开来的、更好地建设家园的窗口。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省市政协、省市文物局、文化部门的专家、学者多次来坛城考查,给予“北冡故城”很高的评价。认为是我国商朝的古城址,有挖掘和研究价值。年3月,檀公城遗址被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根据挖掘出的文物可追溯到东周、汉时期。研究人员认为,蒙城县尉迟寺遗址是中国原始第一村,“北冡故城”坛城,应该是中国商朝第一城。打造蒙城历史文化名城,开发蒙城旅游业,坛城或将成为未来蒙城经济文化发展的亮点。(赵春晓记者路振杰文/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