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力争十四五末,皖北三千万群众喝上
2023/2/3 来源:不详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m.39.net/news/a_9456019.html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12月23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为了让皖北三千万人喝上更好水,安徽决定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力争“十四五”末,皖北地区群众将喝上更优质健康的地表水,基本不喝地下水,从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皖北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范围:涉及淮河以北6市28县(市、区)
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所指的皖北地区,特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涉及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等6个市28个县(市、区),面积3.8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徐维国说,该区域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低,城乡供水以地下水水源为主,“为了解决皖北地区人民群众饮水和城乡发展用水,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我省已经实施淮水北调工程,正在实施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并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将长江水调往淮河和皖北地区。”
规划:地表水调到当地就能供水入户
据介绍,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以南水北调东线、引江济淮等引调水工程为基础,建设从水源到用户的配水工程。配水工程和引调水工程同步建设,确保地表水调到当地即能实现供水入户。
在规划布局中,将坚持城乡一体化方向,优先考虑通过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尽量覆盖农村人口,对现有农村水厂能延则延、能并则并。在水源选择上,考虑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源,不足时以引调水为补充。在运营管理上,努力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
建设:年底前完成第一阶段13县水源替换
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工程、水厂改建、管网完善等。规划布局供水工程76处、供水规模万立方米/天,除保留现状已有17处供水工程外,还需要建设供水工程59处,其中新建26处、扩建18处、改建15处。规划投资亿元。
工程实施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年底前,完成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建成后具备地表水水源取水条件的13个县(区)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包括:蚌埠市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淮上区,阜阳市阜南县、颍上县、颍泉区、颍东区、颍州区,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亳州市蒙城县。
第二阶段是在年底前,完成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后具备地表水水源取水条件的15个县(市、区)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包括:淮北市濉溪县、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亳州市谯城区、利辛县、涡阳县,宿州市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阜阳市太和县、界首市、临泉县。各地具备条件的,尽可能提前完成。
进展:25万农村人口地下水源已经实现置换
据介绍,水源条件先天不足是皖北地区基本水情,皖北地区约有84.5%的群众饮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源。“十三五”期间,安徽通过开展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在现行标准下,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但是,早期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偏小、标准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弱,受原生地质环境因素影响,一些地区地下水氟、铁、锰等超标,专门配备的除氟设备、除铁锰装置和净化消毒设施运行成本高、水量损耗大,为皖北地区农村供水水质带来较大隐患。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以优质的地表水源替代地下水源,是解决皖北农村供水问题的治本之策。
同时,实现安徽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这离不开城乡供水这个基本要素的保障参与。另外,从生态保护看,皖北地区地下水经过长期大量开采,已经形成约平方公里的超采区,一些市、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而皖北地区集中开采中深层地下水主要就是城市用水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是履行皖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定职责的根本保证。
省水利厅副厅长徐维国说,省水利厅将“喝上引调水工程”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1号工程来抓,“年,我们组织先行实施8个项目,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项目清单。”目前,蒙城县吕望水厂、谯城区古井杨楼水厂、埇桥区符离水厂、固镇县刘集水厂4个地表水厂已经开工建设;改造现有水厂水源、管网延伸覆盖的4个项目已经完工,实现五河县、凤台县、潘集区等25万农村人口地下水源置换。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
编辑王翠